推广 热搜: 家庭教育  幼教  家庭  教育  初中  知识  教育资讯  高中  学习  小学 

多少农村学子的大学梦会被“综合素质评价”击碎

   日期:2024-12-09     来源:www.huikebi.com    浏览:468    
文章简介:在今年高考考试招生中,山东临沂师范学院投档考生中有十几名考生因“综合素质评价低”而被退档,此事近来引发热议。大家常见质疑的是,综合素质评价是不是客观公正?能否杜绝弄虚作假?对此,宋桂芳在9月1日的“年轻人话题”版撰文“反质疑”,批评一些人一...

  在今年高考考试招生中,山东临沂师范学院投档考生中有十几名考生因“综合素质评价低”而被退档,此事近来引发热议。大家常见质疑的是,综合素质评价是不是客观公正?能否杜绝弄虚作假?对此,宋桂芳在9月1日的“年轻人话题”版撰文“反质疑”,批评一些人一边呼唤素质教育,一边又对综合素质评价之类的高考考试改革大加反对,觉得“假如有关规范设计跟得上,监管得力,公开公正并不是不可预期”。

  凡是涉及高考考试的改革,都难免陷入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”的境地。公说得有理,并不意味着婆说得没理,反之亦然。笔者加入这场论战,是想从另一个角度论述此项高考考试改革的弊病——它可能异化为一种高考考试歧视,对农村高考考试生的歧视。

  何谓“综合素质”?大家不难想象,反映在考生档案里的综合素质评价,不大可能是意志坚强、心理健康、勤勤恳恳、孝顺爸爸妈妈等相对较“软”、没办法量化的指标,而只可能是有没文体专长、球打得怎么样、歌唱得怎么样、舞跳得如何、是否会画画、是否会弹琴等相对较“硬”、可以量化的指标,而恰恰在这类方面,农村孩子比城里孩子差不少,甚至根本没办法相比——农村学生想打球,可有些学校连一张乒乓球桌都没;他们想唱歌,可是有些学校连音乐教师都没;他们想画画、练琴,可是他们既没这个条件,也没这个工夫,他们放学将来要帮爸爸妈妈干农活,放假时要打一些零工才能凑齐学费……

  这就是不少农村初中生的生活近况。他们能顺利读完中学就已经很好了,素质教育对于他们几乎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梦,而综合素质评价对于他们就是一道很难逾越的坎儿。可以想象,假如将来愈加多的高校像临沂师范学院如此,凭“综合素质评价低”拒录考生,那样被拒录的考生可能大多是农村高考考试生。

  这当然是不公平的。大家都知道,在城乡二元结构之下,国内的基础教育也呈现城乡二元特征。有关资料显示,2006年,上海普通小学生均公用经费达2380.80元,北京达1619.42元,而山东、安徽分别仅为136.21元和102.38元。即便在同一个省份,政府对城市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投入也相差巨大。农村基础教育薄弱,农村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少,他们已经遭到了不公平对待,正是这种不公平对待致使他们在综合素质评价方面比不上城市学生。假如高校再以“综合素质”的名义拒绝录取他们,就无异于对农村学生构成双重歧视、二次伤害。农村学生上大学的通道被挤占,农民子女仅有些向上流动通道被阻塞,这该多么可怕!

  高考考试“唯分数论”确有其弊病,但它让无数农村孩子凭着刻苦学习圆了大学梦,为农民子女保留了一个向上流动的通道,单凭这一点,它便是功大于过。高考考试改革不管如何改,都要以保障这条通道畅通为首要条件,就算暂时不改而容忍“唯分数论”,也是值得的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